地震相关常识
文章来源:卓信检测
类型:常见问题
日期:2017-10-26 11:03:16
分享:
什么是地震?
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地壳板块的运动。地壳板块运动使地壳内部产生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地应力。地应力的不断积累使岩层发生变形。如果积累在岩层中的应变能量突然释放或地壳中空穴顶板塌陷,使岩体剧烈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地表传播而引起的地面颠簸和摇晃,这就是地震。地震发生时,在地球内部产生地震波的位置叫震源。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为震中。震中是地表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方。
什么是地震等级?
地震学上用“震级”来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大小。震级的原始定义由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即所谓“里氏”震级。震级每差一级,地震波能量相差32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般地说,小于2级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称微震;2~4级地震称有感地震;5、6级地震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称破坏性地震;7级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8级以上称为特大地震。比如汶川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去年的日本地震为里氏9.0级。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必然对地表和房屋建筑产生影响。工程地震学上用“烈度”来表示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一般都存在大小不同的地震烈度分布。烈度分布的规律一般为:震级越大,则震中烈度越高,影响范围越大;震级小则震中烈度低,影响范围小;震源浅,震中烈度高,但影响范围小;震源深,震中烈度低,但影响范围大。此外,地质条件、地基及建筑物质量差,烈度就高。地震烈度定为1~12度。4~5度,人们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门窗作响,室内物体有些摆动,有器物翻到现象。6度,人行走不稳,房屋出现裂缝,少数受到破坏。7~8度,人站立不稳,大部分房屋遭破坏。9~10度,房屋严重破坏,地表裂缝很多。11~12度,房屋普遍倒塌,地面严重变形,出现大规模滑坡、崩塌,造成巨大自然灾害。
什么是地震基本烈度?
在50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建筑物所在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474年一遇的烈度值。由国务院批准颁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是中国境内地震基本烈度的地理分布图。
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提供了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